博客
关于我
用最大堆实现最大优先队列(Python)
阅读量:371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3-05

本文共 2567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8 分钟。

优先队列的实现:基于最大堆的Python代码示例

优先队列是一种常见的数据结构,常用于需要根据一定优先级进行排序的操作。在本文中,我们将基于最大堆的实现方式来介绍优先队列的实现方法。

优先队列的结构

优先队列的存储结构通常采用数组形式。为了方便实现,数组的长度会根据需要进行动态扩容。每个元素的位置决定了其在队列中的优先级。当元素数量超过数组长度时,需要对数组进行扩容,以确保有足够的空间存储新元素。

优先队列的实现步骤

优先队列的实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

  • 初始化:创建一个空的数组用于存储队列元素,初始大小设为0。
  • 入队操作:将元素添加到数组的末尾,并调用up_adjust方法进行上调整,确保最大堆的性质。
  • 出队操作:删除队列头元素,并调用down_adjust方法进行下调整,以恢复最大堆的结构。
  • 上调整(up_adjust):从叶子节点开始,逐步向上移动,比较当前节点与其父节点的值,确保最大堆的性质。
  • 下调整(down_adjust):从根节点开始,逐步向下移动,找到最大的元素,将其移动到根节点位置。
  • 代码实现

    以下是优先队列的Python代码实现:

    class PriorityQueue:    def __init__(self):        self.array = []        self.size = 0    def enqueue(self, element):        self.array.append(element)        self.size += 1        self.up_adjust()    def dequeue(self):        if self.size <= 0:            raise Exception('队列为空')        head = self.array[0]        self.array[0] = self.array[self.size - 1]        self.array.pop(0)        self.size -= 1        self.down_adjust()        return head    def up_adjust(self):        child_index = self.size - 1        parent_index = (child_index - 1) // 2        temp = self.array[child_index]        while child_index > 0 and temp > self.array[parent_index]:            self.array[child_index] = self.array[parent_index]            child_index = parent_index            parent_index = (child_index - 1) // 2        self.array[child_index] = temp    def down_adjust(self):        parent_index = 0        temp = self.array[parent_index]        child_index = 1        while child_index < self.size and self.array[child_index] <= self.array[child_index + 1]:            temp = self.array[child_index]            child_index += 1        self.array[parent_index] = temp        parent_index = child_index        child_index = 2 * parent_index + 1    def printList(self):        print(self.array)# 创建优先队列实例queue = PriorityQueue()# 添加元素queue.enqueue(3)queue.enqueue(6)queue.enqueue(2)queue.enqueue(8)queue.enqueue(4)# 打印当前队列状态print("当前队列状态:")queue.printList()# 出队操作print("\n开始出队操作:")result = queue.dequeue()print(f"出队元素:{result}")queue.printList()# 再次出队print("\n再次出队操作:")result = queue.dequeue()print(f"出队元素:{result}")queue.printList()# 添加新元素queue.enqueue(1)queue.printList()# 最终出队print("\n最后出队操作:")result = queue.dequeue()print(f"出队元素:{result}")queue.printList()

    代码解释

  • 类定义:定义了一个名为PriorityQueue的类,用于实现优先队列。
  • 初始化方法__init__方法初始化数组和大小,初始为空。
  • 入队方法enqueue方法将元素添加到数组末尾,并调用up_adjust进行上调整。
  • 出队方法dequeue方法删除队列头元素,并调用down_adjust进行下调整。
  • 上调整方法up_adjust方法从叶子节点开始,逐步向上调整最大堆的性质。
  • 下调整方法down_adjust方法从根节点开始,逐步向下调整最大堆的性质。
  • 打印方法printList方法打印当前队列状态。
  • 通过上述代码实现,可以清晰地看到优先队列的存储结构和操作流程。在实际应用中,可以通过自定义类扩展优先队列的功能,满足不同的需求。

    转载地址:http://ubvg.baihongyu.com/

   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    MySQL 数据类型和属性
    查看>>
    mysql 敲错命令 想取消怎么办?
    查看>>
    Mysql 整形列的字节与存储范围
    查看>>
    mysql 断电数据损坏,无法启动
    查看>>
    MySQL 日期时间类型的选择
    查看>>
    Mysql 时间操作(当天,昨天,7天,30天,半年,全年,季度)
    查看>>
    MySQL 是如何加锁的?
    查看>>
    MySQL 是怎样运行的 - InnoDB数据页结构
    查看>>
    mysql 更新子表_mysql 在update中实现子查询的方式
    查看>>
    MySQL 有什么优点?
    查看>>
    mysql 权限整理记录
    查看>>
    mysql 权限登录问题:ERROR 1045 (28000): Access denied for user ‘root‘@‘localhost‘ (using password: YES)
    查看>>
    MYSQL 查看最大连接数和修改最大连接数
    查看>>
    MySQL 查看有哪些表
    查看>>
    mysql 查看锁_阿里/美团/字节面试官必问的Mysql锁机制,你真的明白吗
    查看>>
    MySql 查询以逗号分隔的字符串的方法(正则)
    查看>>
    MySQL 查询优化:提速查询效率的13大秘籍(避免使用SELECT 、分页查询的优化、合理使用连接、子查询的优化)(上)
    查看>>
    mysql 查询数据库所有表的字段信息
    查看>>
    【Java基础】什么是面向对象?
    查看>>
    mysql 查询,正数降序排序,负数升序排序
    查看>>